第四版:文化·生活总第658期 >2025-05-19编印

家乡的风味小吃
刊发日期:2025-05-1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亢凤英

blob.png

不记得在哪里读过这样一段话,大意如此,“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都无法忘却故乡的味道。因为,时光将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我想,这大概是每个人的共情吧。

说起家乡的美食小吃,最先自脑际升腾起的却是那碗老酸饭。娄烦的酸饭,堪称一绝。

每次路过那家不起眼的小食店,必寻香而入,当然是一缕浓郁的酸香味勾撩起腹中的馋虫跃跃欲试。

掀帘而入,倚墙就座,未曾开口,殷勤的老板娘将原本就干净的桌面擦拭得更加光亮,不一会儿的工夫,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黄灿灿的酸饭便搁在面前,外加一小碟橙红的咸萝卜丝。

望着碗中飘浮点缀的油葱花,和那几块耸起如小山似的土豆,赶紧闭着眼,就着碗,美美地嗅上一嗅,将那久违的熟悉的酸香味深深地吸入肺腑,烙入记忆,此时,我那副垂涎沉迷的模样,活脱脱一个馋虫转世,一定可笑至极。

blob.png

不紧不慢将橙红的咸萝卜丝夹入碗中少许,红的萝卜丝、黄的饭色、几粒饱满圆润的麦粒和黄豆,再加上油葱花晶莹闪亮的点缀,未曾动箸,已被这满碗明艳的色泽撩拨得垂涎三尺。

迫不及待地夹一块山药蛋,咬开“刚劲”的外皮,滑腻绵软的土豆立刻溢满唇齿之间,未嚼自化,吸溜一口滚烫的酸饭,再就一口脆生生的萝卜丝,嚼几粒劲道的麦粒,咬几颗饱胀松软的黄豆,啊,一股热流缓缓地向胃囊流去,浓郁的酸香味和着地道的胡麻油香味自口鼻直沁入肺腑。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倏忽间温暖了所有的神经和细胞。

顾不得吃相的得体,俯着身,依然将嘴就着碗边,深深地、长长地、沿着碗边,美美地吸溜几口,这是一种极美的享受和陶醉。偶尔会有一声哧溜的吮吸声在窄小的店间响起来,或有邻座大声吧咂着嘴,或用手擦拭唇边、脸上所粘的饭渍,彼此相觑,又欣然会意。打个饱嗝,让饭香在胃囊中升腾飘然至唇齿间,让味蕾再一次品味满足。听着那些不拘小节的男子们,一边拿筷子轻轻地敲着桌边、一边摸着隆起的肚子满意知足地大声笑侃着,老板娘面色如春,客人语笑嫣然,小店里一时间像有春的马蹄声走过,愉悦明媚之感犹如一泓被阳光抚过的清泉,温暖如春。

观其形,品其味,即知酸饭兼具消食去积之功效,是一道独绝的家乡风味。品尝酸饭,犹如体味一段曾经意犹未尽的故事,虽然平凡朴实,甚至不入主流,却依然在味蕾间绽开幸福的滋味,回味无穷,历久弥新。

素闻山药有减肥、防中风、和胃健脾的功效,历来被冠以“第二面包”“地下苹果”“植物之王”之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植物之一。故而,更加喜爱山药这一土特产,它曾经是人们一日三餐的桌上珍馐,它的饱腹感,至今仍为乡亲们的最爱。

山药有多种吃法,每一种都称得上舌尖上的美味,而我最钟情干烧山药的吃法。每到山药成熟之际烧山药便成了亲朋好友聚会的一种别开生面的仪式。

择一个风轻云淡、秋高气爽的休闲日子,呼朋唤友,于是,一列浩浩荡荡的车队在山野间首尾相连,在习习秋风里蜿蜒而行,着实蔚为壮观。此时,每个人的心情亦如这高远辽阔的天地般开阔而豁达,诗意而欢腾。

早有人觅得一处开阔的山地,提前备好一应所需物品,如大葱、榨菜、爆腌萝卜菜、酸黄菜,就地取材,刚出土的山药新鲜而口感极佳。于是大家纷纷加入劈干柴、拔蓬蒿的队列,想吃到地道的烧山药,好的柴禾至关重要,当然,烧山药的行家里手自然是不能缺少的。

大家煽风点火的顷刻功夫,一阵干柴噼里啪啦的欢呼奏响了烧山药的前奏。熊熊大火舔着嫣红的火舌冲天而起,滚滚浓烟恰似古时烽火传信,直插九霄。火苗在风中欢快地舞蹈着,气氛即刻被点燃激活,人们顿时热烈沸腾起来。

当干柴化为灰烬,山药在明明灭灭的灰烬中烧烤得火候恰到好处时,负责烧山药的掌事一声吆喝,早已等得性急的人们便蜂拥而至。不管烫手与否,挑三拣四,在手中三颠两倒,或用携来的钢丝球,或直接在干枯的蒿草丛中快速磨擦,当刚出炉的山药,纷纷扬扬脱去一身焦黑的外衣,滚圆黄脆的山药蛋便诱人馋涎,口舌生津。或吹吹打打,或狼吞虎咽,或小心翼翼,咬一口,皮脆瓤绵,满口生香。于是在这蓝天白云下,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或站或蹲,一口山药、一口大葱、一口榨菜,就着山风,嗅着黄土,直吃的被辛辣的葱白刺激得满眼泪花花,口乌面黑,银牙生辉,自是甘之如饴,笑语盈盈,乐在其中。

早在火光冲天的刹那,在浓浓青烟翩然飞腾之时,每个人都卸下了一身的包袱,将最可爱真实的面孔呈现裸露。此时人人都脱去矜持的面罩,不讲风度,不再矫情,不再掩饰,在烟熏火燎中,被秋风零乱了发丝,被烟火熏呛了颜面,男男女女涂了一层黑色的油彩,一个轻松愉悦的缩版舞台呈现在眼前。

在这阔大辽远的黄土地上,在这蓝天白云俯瞰的人间凡尘,这一群平日疲于为生计而奔波的人,一切都回归了朴实和纯真。此刻内心必是幸福、宁静、活泼、欢畅的。

家乡的烧山药,不只是一次味蕾上的快意,一次全身心的休闲放松和意犹未尽的远足,更是一次绝妙的精神享受,由此,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家乡首屈一指的特色小吃。

其实,在每个土生土长的故乡人的心里,家乡的风味小吃多得数不清,说起来,如数家珍。但莜面栲栳栳的美味,却是久已声名远播。

提到莜面栲栳栳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母亲在做莜面时常给我们讲的故事:“有一个县里的官是外地的,他极喜欢吃莜面,于是给家里的老婆孩子寄回一小袋,并随信说明做法,开水泼好,拳头搋起,即热即食。谁知他的老婆,生性老实愚钝,开水和好即食,食之无味,淤滞腹内,久而不化,于是恼而怒之。”也许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笑话,不过我们从中了解了莜面的和法和不好消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有家乡的水土,才能让这么瓷实的面食冠之以地道的地方风味。

吃莜面,当然首推莜面栲栳栳。做莜面栲栳栳首先讲究面和的软硬适中,推栲栳栳的石板要事先暖醒。行家里手,推得既快又薄,手掌一推、食指一绕、灵巧一放,整套动作利索干净、一气呵成。顷刻功夫,一笼薄而精致、透明晶亮、挺立不倒、像一对对排列整齐的士兵般的栲栳栳昂然在眼前,单赏那齐刷刷的造型,已然是一次极不错的艺术享受。

当然好的面食,还得佐以可口精细的蘸料。一小碟胡麻油炝红尖椒、一小碟捣蒜泥、一小碟黄瓜丝、一小碗醋腌香菜和青辣椒,当然少不了羊肉蘑菇臊子和西红柿酱。单看这些红红绿绿、香气扑鼻的蘸料,便是色香味俱全,美味可口,妙不可言。当你尝一口饱蘸佐料的薄而滑溜的栲栳栳,霎时浓郁的莜麦香在味蕾间烙下了难以忘怀的味道。

品味家乡的风味小吃,犹如回味无法释怀的乡情。那是一个人永生的烙印,无论天涯海角,无论锦绣富贵,身体里流淌的永远有家乡的水土孕育滋养的底色。恰如那句“随生而生,永不磨灭”,有生之年,也许有无数的珍馐美味自你的舌尖滑过,但家乡的味道却是你一生留得住乡愁的记忆。